對長者負面形象的一點反思

A Road to Pristannoe Village by Vladimir Ovchinnikov
Source: Wikicommons

照顧者整天面對著老人家,有時難免產生點負面情緒,這些情緒可能因為我們對長者還未有充分了解,也可能因為在潛意識中有一套對老年人的負面形象,影響我們的觀點、感受及與長者相處的方法。

外國有研究指出小朋友對老年人的負面看法大約在六歲開始便慢慢建立,這並不是因親身與老年人相處而建立的看法,而是被周遭的人的言行或是媒體的潛移默化,久而久之建立在潛意識當中;這些形象大大影響了他們日後與老年人的相處態度。其實很多長者自己也會受到這些負面的看法影響,把當中所刻劃的特徵套用在自己身上,例如假設自己身體已不中用及不再可以進行某些活動。

區分錯誤印象和事實真相
我們往往對不同年紀的人有不同的期望,對小孩子我們期望他們有小孩子的一套行事模式,對老人家我們又會期望他們怎樣呢?是老態龍鍾整天呆坐、又或是體弱多病兼「眼又朦耳又聾」、還是已失去智力只能進行一些四歲小孩的玩意?香港社會近年推廣「老有所為」,社福機構儘管資源有限,仍會盡力為長者舉辦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當中也會滲入一些老幼共融的元素。可有見過一些小朋友對着八九十歲的老人家放大喉嚨說話,企圖帶領老人家進入小朋友的遊戲世界,老人家取得高遊戲分數便會被年青的大讚「叻仔叻女」,毫不吝嗇的送上一個大Like,滿以為這樣便可逗得老人家開心又或是可以提高老人家的認知能力,有時看到這些場境真是有點哭笑不得!並不是每一個長者也有認知障礙症,需要進行這些認知訓練去提升能力或減慢退化,也不是每一個老人家聽力都有問題需要其他人放大喉嚨和他說話呢。設身處地的想,一個認知能力及聽力均良好的老人家,當其他人用這樣方法與他相處時,他會有什麼感覺呢?

長者也應有自主自決的權利
常常聽到有人說長者的表現像小孩子一般,於是對待長者的方法就可以像對小孩子一樣,然而這便忽視了長者行為背後的原因。小孩子還未學懂成人世界的社交禮儀標準,老人家卻已累積了大半世紀的生活經驗,參透了如何使自己活得更自在,自主決定一套自己的行事方法,兩者實在大不同呢,我們又有沒有尊重長者的內心感受及選擇,還是硬要將他們矮化為小孩子呢?當長者本身的自我形象是負面的時候,其他人矮化長者的言行只會更加助長這自我負面形象。

其實每一個長者都有他的強項及對週遭事物的一套看法,當我們滿有良好意願想去幫助他們的時候又可有花點時間及心思去理解他們個別的狀況及內心世界呢?我們往往有一套標準去衡量其他人,對老人家亦如是,當我們看見長者在一些活動上的表現不符我們的理想時,便妄下結論以為他們的認知能力退化了,這是否有欠公平?其實老人家壓根兒就對一些活動沒有興趣,對他人的評價(或評估)也不在乎。對於我們來說能夠記著最近發生的事情很重要,對他們來說記着最近發生的事情卻可能是無甚意義,反而藏在他們腦海當中的前塵往事或人生智慧卻是珍貴無比。我們又會否埋怨長者整天「想當年」,認為他們的「老生常談」跟不上時代的變遷呢?

邁向暮年不同等全面退化
「尚是年青」的我們往往對老年人不自覺的產生負面看法,將老年化等同於衰退,將一些變化擴大,而忽略了這是生命進程的必經階段及漠視了當中正面的演化。西方對老化的研究有一套「超越老化」(Gerotranscendence)理論,認為這是一個邁向成熟及睿智的過程,長者在過程中對各樣事情都有一套新的看法,這些演化與「論語」中所說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了。」似乎有不謀而合之處,「尚是年青」的又有否仔細觀察及珍惜老人家這些演變呢?

在照顧長者的旅途中感到沮喪是難免的,但如果照顧者又或是大眾都可以多一點反思,了解一下自己,也了解一下長者,也許可以對照顧者或是長者帶來一點幫助。